2022年是公司质量文化建设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哈电集团党委“三级书记抓质量”工作部署,持续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和素养,弘扬“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质量文化核心理念,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值此“3•16”质量日之际,评选出了10名质量标兵。他们坚守质量初心、严把质量关口、质量成绩斐然,赢得了多方赞誉。党建工作部、质量体系管理办公室联合开展“我为哈电质量代言”活动,邀请质量标兵讲述他们的“质量故事”,以期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筑牢质量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凝聚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奋进力量。
陈义胜,哈电电机冷作分厂七工区铆工二班班长,从事大型发电机组结构件的装配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他以谦虚谨慎、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潜心于繁复的装配图纸中,始终保持着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党员,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身边的党员群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生产技术难关。
听陈义胜讲述他的“质量故事”……
以“精”立业 开创未来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细节决定成败,哪怕是一毫米的装配偏差,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多年前,在常规火电60万定子机座装配过程中,我发现,偶尔会出现隔板内圆尺寸接近超差的现象。虽然尺寸没有超差,但我还是想找出导致其偏差较大的根本原因。
在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下,我仔细梳理了整个机座的装焊工序,最终确认了尺寸偏差是由于隔板定位方式与单件精割偏差造成的。病根找到后对症下药,通过加强隔板单件验证,改善隔板定位方法,实现了隔板装配精度的提高。助力公司2021年全年,常规火电60万定子机座实现了“台台精品、件件一流”!
2021年初,罗源湾百万2号定子机座生产告急,装焊周期直接压缩近50%。对于一个已经连续生产10多年,并形成固有工序流程的产品,生产周期很难有太多的提升空间。看见大家对此一筹莫展,我心想,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勇敢地冲上去!唯有突破思维枷锁,打破常规,才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希望。
我和班组成员反复探讨,决定彻底颠覆以往的生产模式,从准备、下料、协作加工入手,将模块化的生产流程改为流水线式的组织方式;将机座骨架分为7组完成立装,焊接后再进行卧式组装,极大减少了制造周期。
为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下序加工周期,我牵头制定了“罗源湾百万装配质量控制方案”,将质量控制要点细化到每一步的装配工作中;为提高隔板单件的内圆精度,我牵头梳理并改进了机座隔板的分装焊接及加工方案,并通过与汽发联合划检的方式确保基准统一、消除基准误差。最终,机座内环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较传统装焊方法精度提高了50%,创下了定子机座装焊公差的最好纪录;装焊周期缩短了60%,机座加工周期也显著缩短,质量超出优等品考核指标。
引导水洞驱动系统是公司首次生产的实验样机,这种新产品在结构上与在制产品存在巨大的差异,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新产品的挑战充分激发了我创新的动力,于是,我主动请缨,负责其装配任务。面对复杂的结构和陌生的图纸,远超装焊产品所能控制的公差要求,我和班组成员认真分析、冷静思考,寻求最佳装焊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自主设计了一套辅助工具,成功攻克了叶轮定位及控制变形难题、叶栅均布公差控制难关,最终引导水洞驱动系统所有工件全部满足公差要求,总装试验圆满成功!
作为一名哈电人,为哈电奉献青春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前进的动力。装配工作就如我所走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每一个脚印都是学无止境的延续,每一个脚印,都浸润着一个基层铆工最真挚的敬业情怀。
我将继续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推动哈电电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