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工分厂成品装配工段,有这样一个“神秘”的班组:全班14人,却拥有特级技师1人、高级技师7人、技师1人、中级工5人,个个身怀绝技。经他们手制造出来的冲模堪比“金刚不坏”,平均冲次超过5万次,部分冲模甚至能超过10万次。班组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优秀班组……
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班组,就是金工分厂成品装配工段的钳工一班。今天,就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视角,一同走进这个“神秘”的班组,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无悔奋斗显底色
“2023年,金工分厂完成部套数和总工时数同比增长28%、12.6%,创历史新高。”金工分厂党委书记、厂长庞立军介绍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生产一线班组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
钳工一班主要承担大型冲模、线模、工地工具、工具部套、非标工具的装配工作。这是一项既考验技术水平又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任何一项不过关,都很难在较短周期内满足下序线圈分厂、冲剪分厂的生产进度。为保证下序需求,钳工一班每人每月平均加班小时数均超过80小时,全年高水平完成了25台套线模与14台套冲模的制造任务。
提到钳工一班,成品装配工段长张骁脸上满溢赞赏:“钳工一班是装配工段的明星班组,14名职工,个个是分厂技师工作室的骨干,不但多次配合汽发分厂、线圈分厂等兄弟单位解决棘手的问题,还经常主动帮助其他兄弟单位班组,共同完成公司布置的重要任务。” 2023年,公司水、火电部套任务告急,钳工一班利用休息时间支援兄弟班组,为产品高质量生产保驾护航,受到兄弟班组的一致好评。
匠心独运提质量
线、冲模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产品生产的成本、效率和质量,尤其在生产任务饱和、重点产品集中产出的关键节点,提高线、冲模质量更是刻不容缓。
为提高线、冲模产品质量,钳工一班组建“冲次提高”攻关团队,省首席技师王忠军牵头,从选材、单件质量到装配方案优化,层层推进;细化关键部件的工序步骤和精度要求,装配过程自检互检后进行三坐标高精度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总体装配;全程跟踪模具试车及使用情况,并根据试车结果及时对模具进行调整;在首次模具安装和冲制时,现场指导并掌握模具使用情况。
为进一步满足冲剪分厂数字化车间对冲次的要求,省技术能手郭海山利用休息时间,在互联网上搜集了大量国内外先进的冷冲模具技术资料,结合厂内实际情况创新运用到攻关模具中,顺利完成攻关任务。其中,新丰江扇形冲模复口后能连续冲制6万次,巴拉扇形冲模复口后能连续冲制11万次,调相机冲模冲次超过20万次,天台冲片达到精品标准。
在钳工一班的不懈努力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线、冲模整体质量显著提高。钳工一班班长徐晶波介绍道,“目前,我们生产的水电冲模平均冲次从2万次以上提高到5万次以上,火电冲模平均冲次从5万次以上提高到10万次以上,线模试压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质的飞越。”
降本提效促发展
事实证明,钳工一班不仅有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还有着“起死回生” “妙手回春”的高超本领。
冲剪分厂有一台十几年前的火电百万扇形模具,近期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毛刺大、冲次少的问题,因此打算报废后再重新制造一台该型模具。此模具的模块是瑞典进口粉末冶金钢,价格昂贵,每公斤在500元以上,整台模具制造成本60余万元。
钳工一班得知此事后,立刻展开研讨,究竟能不能让这台功勋卓著的模具再度焕发生机呢?郭海山及团队成员立即化身“蓝衣天使”,对这台模具细致地“望闻问切”,更换所有损坏和过度磨损的零件并重新装配。经过钳工一班细心的修复,该模具重新投入使用,生产的冲片毛刺合格,冲次达1万次以上。此举既节省了重新制造新模具的成本,又节约了制造新模具的时间,得到冲剪分厂上下的高度认可。
关于技术创新,徐晶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的灵活性是一名优秀装配钳工的特性,工作中的小改小革、技术创新要依托技师平台进行留档,便于同工种和多工种交流提升。”
盘山线模首次采用九段引线更换式结构,多为热弯成型。为保证整体装配质量,每一段的热弯成型一致性要求极高,通常情况下装配周期需要两个月。接到任务后,钳工一班第一时间召开技术准备会议,全面、深入分析了整体结构难点,通过实施“一模九压”工艺方案、制作临时假胎体、严格控制焊接公差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最终实现了一次多段热烘成型,效果显著、质量可靠,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了盘山线模所有装配任务,为后序生产抢出了宝贵时间。
薪火传承育人才
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密结合分厂发展需要,钳工一班始终积极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以高级技师带中级工的形式确定师傅和徒弟对子,并确定师傅要教授的内容、徒弟要学习的类型,并按月对师徒对子进行考核。2023年,钳工一班注入了新鲜血液,4名新成员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如今已与班组4位高级技师结为师徒。
王忠军与王占超就是其中的一对师徒。据王占超介绍,他原本是一名划线钳工,去年9月份转岗到钳工一班做工具钳工,几乎相当于从“零”开始。而他的师傅王忠军作为工具钳工技能大师,更是毫不吝啬将自己的绝技倾囊相授。
金川水电产品轭槽冲模装配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不仅考验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还对操作者的耐心有着很高的要求。王忠军用这项任务检验徒弟的学习成果。王占超按照师傅平日的教诲,仔细观察图纸,分析装配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反复尝试配合间隙……最终,王占超独立完成了这项任务,产品一次试车合格,完全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他的进步非常快,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别人2年才能学会的东西,看着他的成长我打心眼儿里高兴。”王忠军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除“名师带高徒”活动外,钳工一班依托王忠军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清华、西交大、哈工大、哈理工等大学的师生培训30余场、5000余人次;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已有30余人来到哈电,满足了公司培育壮大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