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新闻中心

大江东去(一 磨砺篇:追风逐浪——6.1972: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哈电前景日益广阔)

来源: 《十月》 作者:王秋皓 刘玉强 王忠孝 浏览次数:8066 发布时间:2011-07-10


6. 1972: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哈电前景日益广阔
从建造第一台四川下硐0.8兆瓦水电机组开始,到生产制造新安江、云峰、刘家峡、葛洲坝、白山、岩滩、天生桥二级等多家水电站,愈来愈多,愈来愈大的水电机组,哈电走过了一条立足国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独立发展之路。
这是一条自主之路,光荣之路,辉煌之路。
然而,在立足国内的同时,哈电也从不排斥对外合作,而且还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争取对外合作。哈电认为,不立足国内,就站不住脚,就不能积累经验、锻炼队伍,储备技术,掌握装备,也就没有实力没有条件去对外合作,而如果不对外合作,就不会成长的那么快,发展的那么快。所以哈电随时都在注意寻找对外合作,学习先进,提升自己的机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然而,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时,往往会急如风雨,会立竿见影,更具魔力。因为经济背后是隐蔽的政治,一旦政治堂堂正正地走向前台时,就会改变世界,改变现实,改变历史,甚至改变一切。
1972,就是一个“改变”开始的年头。
这一年,梁维燕被任命为哈电总工程师,而他所主抓的葛洲坝水电机组研制方案,却随着整个工程的暂时停工而进行了重新研究。
也就是这一年,稳坐北京的毛泽东主席和他的部属们却不急不躁不声不响地迎来了一个美国客人。这个客人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先在机场躬身上前握住周恩来总理的手,随后又驱车前往中南海,进入毛泽东主席的驻地,拜会了他们心目中“具有压倒一切的气魄”的,又一再藐视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东方巨人毛泽东主席,并进而与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自此,被美国一直封锁了二十多年的中国大门,终于由封锁者美国自动打开了!
毛泽东主席曾叫板美国:你封锁吧,你封锁十年、二十年……
此时,笑到最后的他,再也不必那么义正辞严了。他的伟大,他的声望,他的气魄,使这个世界上他最强硬的对手,最先倍感荣幸地来到了他的身边……
中美关系改变了,缓和了,正常了。
随之,日本田中角荣首相也来了。中日关系改变了,邦交正常化了。
世界格局变了,形势变了。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改变世界的大好时机也来了。
同是这一年,飞雪迎春之际,中国电力部、机械部、核工业部领导带领17人组成的中国电力代表团,出国访问日本、加拿大、瑞士、西德、意大利5国。哈电梁维燕、吴恕三、丁一都是被机械部指定参加的代表团成员。当时,中日尚未通航,12月初,他们经香港飞东京,绕地球一周,历时4个月,考察了国外电力发展情况,扩大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日本已有双轴600兆瓦火电机组,加拿大建成的邱吉尔瀑布水电站已有单机470兆瓦水电机组,瑞士制造了73.5千伏输变电设备,西德建设的毕布利斯核电站,已有单机1500兆瓦的半速核电机组,意大利生产制造了32.5兆瓦火电机组。对比之下,国内差距较大。大家都一致感到,只有多装大机组,才能加快电力建设。回国后,代表团向国家计委汇报,提出了加快发展大机组的建议。于是国家便有了考察、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发展大机组的计划……
1979年2月,哈电梁维燕总工、祝云飞厂长和其他厂家共12人应邀赴美考察,参观了约克水轮机制造厂,和他们生产的大古力水电站700兆瓦,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机组,从中看到了美国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受到了启发,找出了自己的差距。
1979年,日立公司派人到哈电探讨合作事宜,双方商定组团互访,哈电每年派研修生到日立学习。经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批准,1980年9月哈电由厂长带队,到日立工厂签定了友好工厂协议。当时,中外签订了许多友好城市,但在中外企业之间这还是第一家。随后的1983年,日立公司中标加拿大尼泊温水电站93兆瓦水电机组,将水轮机导水机构分包给哈电生产。哈电严格按国际标准制造,日立专人监造,加拿大用户亲临验收,一次通过。这次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哈电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1981年2月,中国与美国政府批准由西屋公司向中国转让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技术的合同生效,机械工业部安排由哈尔滨、上海、东方派出一批人前去接受培训。回国后,又安排哈电负责600兆瓦考核汽轮发电机的试制,由梁维燕担任项目负责人。经全厂职工的积极努力,1986年在厂内总装试验完成。1989年安装在安徽平圩电厂投产发电,运行良好,荣获了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授予的技术装备成果一等奖。
1986年,中央确定,重新论证三峡工程方案,水电部邀请412名专家组成了14个专家组,哈电梁维燕、吴新润、刘公直、刘光宁等人参加了其中的机电设备组,自50年代参加三峡工程论证起,哈电就在铸造中国水电事业的辉煌中,时刻心系三峡,一直在为实现“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梦想而不懈地努力奋斗着:70年代,他们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攻关三峡机组课题;90年代,他们不惜重金,年年派技术人员到世界各大水电站学习;同时,为解决供给三峡工程的大机组外运难题,投资3000多万元,在辽宁葫芦岛建立了东北滨海水电大件厂;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1993年他们大胆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世界上唯一针对三峡工程设计的高科技项目——3000吨推力轴承试验台。
几十年来,哈电为三峡倾注血汗,倾注真情,为拿下三峡工程付出了太多太多,但哈电仍然孜孜以求,从无后悔!仍然脉脉深情地保持着一种民族大义的豪迈气节,保持着一种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坚定信念:为着一个伟大梦想,一个崇高目标奋斗不止,生生不息,一往直前,代代相传,决不犹豫徘徊,决不左顾右盼!就说“合资”的事吧!
90年代初,正当哈电为三峡机组的研制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划的时候,一股合资风漫天漫地地刮了起来,而且愈刮愈凶,诱惑力很大。真的有一家外企找上门来了。但哈电人没有被风靡一时的合资风吹晕,他们一眼就看透了对方的用心:“打着高工资的幌子,实际上是要去掉我们的研发权,变成他们的工厂!那我们还有什么自主权可言,还有什么资格参加三峡建设?”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合资所面临的是陷阱,是危险,坚决不干!不管是老工人、老干部、技术专家,都慨然坚拒:宁可拿低工资,也不愿“丧权辱国”搞合资!在他们的心目中,建三峡的梦想不能中断,建三峡的决心不能动摇,独立自主的信念不能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磨了50年的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997年9月2日
中央媒体报道:三峡工程左岸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国际招标采购合同和贷款协议签字仪式,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哈电坚信,经过制造三峡左岸机组的锤炼和淬火,哈电磨了50年的剑,必将更加锋利。


(未完待续)

友情链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