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新闻中心

学习强国:东北“大国重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

来源: 学习强国 浏览次数:6632 发布时间:2022-01-12

处于风口的新能源汽车、风电开发、抽水蓄能等行业,很少有人把它们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联系在一起。“傻大黑粗”——仍是不少人对东北工业的陈旧印象。殊不知,近年来在这些“绿色”领域里,一直不乏东北企业的身影。

当前,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一些东北“大国重器”企业,在基于自身禀赋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纷纷“变”中寻机,积极寻找与绿色经济的契合点,向绿色发展要动力。




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王建威 摄


从无到有:抽调强将开拓新市场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坐落在这里。偌大的园区里,众多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颇具年代感的红色厂房,透露出这个中国制造业重地的厚重历史。

记者来到风电装配产业基地。在一个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侧摆放着一排正在组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每个机舱长7米、高4米、宽3.5米;另一侧是一排4米高的圆形轮毂,主要用来连接叶片和主轴。一些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

“2021年截至11月底,我们已经完成了70多台风力发电机的装配任务,这将带来5亿多元的营业收入。”中国一重(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说。

2020年上半年,中国一重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风电项目开展合作,由此进入风电领域。为保障项目推进,中国一重从各个车间抽调精兵强将,从风场布局、风电技术转换、风机整机制造安装等方面,快速形成风电装配生产能力。2020年底,风电产品下线,能够年产600套风电装备(含组装及关键部件制造)、400套3兆瓦以上风机叶片。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说,中国一重在风电产业上实现了从无到有,风机制造核心能力、整机装配供应能力日臻成熟,并将向风场运营、风场后期维护的风电全产业链同步推进。

记者走访中国一重、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东北部分“大国重器”企业了解到,它们正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瞄准风电集成开发、抽水蓄能、生物质发电、新能源汽车、绿色冷链物流等新市场发力,为企业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

2021年以来,哈电集团与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对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新设立的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目前具备年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0台能力,双方将进一步发挥人才、装备等优势,形成合力,打造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此外,哈电集团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已进入产业化搭载试验阶段。

哈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英健说,作为中央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推进能源革命是哈电的使命和重要职责。2021年9月,哈电集团对外公布了《哈电集团应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0%以上。




工人在中国一重风电装备生产制造厂车间作业。记者 王建威 摄


从有到优:技术攻关贡献“大智慧”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

2021年12月10日,国家重点实施项目、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的1号机组进入试运行阶段。

广东阳江1号机组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实现了400兆瓦级单机容量、700米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的全自主化制造。待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相比传统燃煤电站,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9.6万吨,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1.28万吨。

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说,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承担着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任务,兼有储能作用,是电网的“稳定器”“调节器”“充电宝”。截至目前,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已参与20多座抽水蓄能电站、79台套机组的研发制造,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在哈电集团生产车间,顶窗投射进来一缕缕阳光,照在“依靠自己,创新驱动,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条幅上,这是哈电集团的初心。70年来,哈电集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造了200多项“中国第一”,这里沉淀、塑造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6月,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迎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在这一项目中,哈电集团攻克了10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使水电装备制造首次迈入了100万千瓦机组的“无人区”。

87岁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原副总工程师刘光宁回忆,1957年他曾在电机厂磨制过800千瓦的四川下硐水电站转轮部件,退休前参加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100万千瓦水电机组攻关。“800千瓦到100万千瓦,翻了1250倍。”他说。

作为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将来白鹤滩水电站完全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到624.43亿度,是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它将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等一起,共同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工人在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作业。记者 王建威 摄


“大手拉小手”:绿色发展释放经济效能


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这是中国一重、哈电集等“大国重器”企业的使命担当。当下,它们正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布局。与此同时,加快与地方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带动了地方配套产业。央地“携手”,正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根据黑龙江风资源开发规划,哈电集团重点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等风资源良好的地区组织投资建设风电场。

“十四五”期间,哈电集团将以提供发电设备主机为核心业务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资源开发权和规模开发效应吸引投资者共同带动省内投资600多亿元,分别用于风电场、风电产业园、风电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服务中心建设,组建黑龙江省氢能产业联盟,分工协作开发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设备与氢燃料电池汽车。

中国一重依托黑龙江及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冷链装备及物流、秸秆综合利用、风电集成开发等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企融合业务。通过与黑龙江当地的产业对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齐齐哈尔是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风电资源丰富,一重风电叶片制造项目正是黑龙江风电产业的补链项目,与本地风机产业相匹配。随着一重大力推动“一重产业园”配套模式,积极将产品外协向本地企业转移,齐齐哈尔本地配套率由不足20%提升至52%,黑龙江省内配套率超过60%,东北三省一区配套率超过75%。

黑龙江鑫源特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杰说,受益于一重的拉动,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他们去年的经营规模仍增长了20%。

当前,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对食物配送的服务质量要求水涨船高,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日益增大。在节能环保大趋势下,国内一些地区禁止柴油冷藏车入城,新能源冷藏车市场展现出广阔商机。

一重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真立岩说,他们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清洁能源(LNG)自发电制冷集装箱半挂车,前端衔接黑龙江的绿色农副产品、种养殖和精深加工,后端衔接终端销售,进一步构建集清洁能源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分销配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和平台,进一步深化了这项地企融合新业务。

“2021年,一重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预计达到23.5亿元。未来几年,新能源占中国一重的营收比重还将不断扩大。”真立岩说。

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东北“大块头”竞逐“绿色赛道”并非无根之木,而是基于各自的传统装备制造基础能力和技术底蕴作出的主动选择,有助于在国企改革发展壮大中打开一片新蓝海。

与此同时,随着绿色转型提速和深入,触及的前期资金投入、专业人才紧缺、开拓全新市场等各方面问题也将逐渐凸显,尤其在扩大产能、提高市场份额方面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下一步,还需在推进新产业开发和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不断加大研判和分析力度,推进新市场开发和培育。

友情链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