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即使带领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屹立世界水电之巅,依旧没停下奔跑的脚步。近段时间,他马不停蹄走访高校、新老客户、行业学会,分享他有关水电的新理念,积极推动国家水电调峰政策尽快出台,助力行业更好发展。
他就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覃大清。作为在世界电力装备制造版图上标注中国制造新高度的灵魂人物,从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到行业技术领军人物,从编制国家标准到以首个召集人身份编制国际标准,覃大清带领团队攻克多项世界级水电前沿性技术难题,探索出一套融合世界现代科技与中国工程实践的创新方法,在能源装备领域镌刻下一个个世界领先、一次次赶超跨越。
以奋斗践初心
让梦想之花绽放在世界水电之颠
“只要能为国家做事情,无论做什么都可以。”作为一名党员,1987年,大学毕业的覃大清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哈电电机大电机研究所,在水力机械专业最前沿的“阵地”,开启了他的水电逐梦之旅。
梦起三峡。覃大清用十年努力赢得一次与国际同台对比机会。覃大清团队攻克了堪称世界性难题的混流式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问题,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从以往的跟跑、并跑,到开始领跑,短短几年,却实现了三十年的跨越。
圆梦三峡后,覃大清士气大振,梦想之花不断绽放。“抽蓄梦”“水泵梦”“百万梦”一一变成现实,中国水电让世界为之震惊。用覃大清的话讲,回首与水电相伴的三十七载,正是他实现梦想的过程。
起步即站在高起点。2004年,哈三电厂60万千瓦机组循泵流量不能满足要求,水泵行业束手无策,电厂求援。覃大清带领团队仅更换叶轮等少量部件便将问题解决。随后,又带领团队开始攻坚大型水泵的研发关键技术,在成功研制被行业称为“亚洲第一大泵”的牛栏江-滇池工程大型离心泵后,又先后完成中部引黄、小浪底引黄等大型引水工程大泵的研制工作,填补我国大型离心泵的研制空白,打破国外对我国大泵技术的垄断。
众多梦想中,“百万梦”让他触动最深,特别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4号机组率先带负荷100万千瓦成功时,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这既是对中国水电人的肯定,更是对覃大清的鞭策。
以硬实力扛起担当
用敏锐的目光捕捉行业发展新机遇
“我们登上水电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外国没有的,我们中国可以有;外国人没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做到。”覃大清的逐梦之旅奔腾不息。“几十年前国外的教科书里说宽负荷运行不可行,我们率先在白山水电站改造项目实现了,后来的丰满电站、李家峡、白鹤滩等都实现了宽负荷高效稳定运行。宽负荷高效运行,至今世界无人能攻破;再有3~5年,可变速机组也能达到世界领先。”覃大清自信地告诉记者。
“东北风电富集,要想把电送出去,通道很重要。以前都提‘西电东送’,其实也可以加上‘北电南送’。”覃大清说,抽水蓄能是储能市场的“标配”,也是能源通道不可或缺的存在,因为通过抽水蓄能的调节,风电、光伏所产生的电才能顺利被电网消纳。哈电电机的技术不仅能为“北电南送”提供装备,还能保证电网安全。“任何非移动的大规模储能,都是抽水蓄能的天下,这是我的判断,至少现在抽水蓄能是不可替代的。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宽负荷高效运行、抽水蓄能其实是哈电电机奔着为‘双碳’服务所做的超前布局,水电不光可以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同时也能帮助电网消纳清洁可再生能源。”作为领跑者,覃大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行业发展新机遇。
“哈电电机善于挑重担。我们是产业龙头,责任很大,既要聚焦能源、装备产业链的安全,还要保证自己及下游产业链不被‘卡脖子’。不光自己做强做优做大,还要带领整个行业阔步前行。”当下,覃大清提出三个比较超前的理念,即分秒调节、天时调节和岁月调节。仅以分秒调节为例,凭借宽负荷高效稳定运行的常规机组不仅可以解决电网灵活性不够的问题,还能将改造机组的灵活调节容量提高1~1.5倍。为了将个人认识变成行业共识,覃大清在高校、新老客户、行业学会间奔走,宣讲他的新理念。“有共识的人多了,才能将共识变成支持政策,才能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覃大清说。
以“匠心”育“匠才”
用项目促进年轻人成长
2006年,入职仅3年的史千便开始独立承担溪洛渡项目的水力开发,以及龙头石电站和岩滩电站的转轮改造工作。作为毫无经验的新人,史千压力很大,但覃大清的悉心指导和默默陪伴给她吃下了定心丸,让她有信心大胆前行。“我每次去试验台看试验结果,覃总就会过来把关,给我讲试验原理,帮我分析试验结果,并根据试验结果反向指导水力设计,可以说是手把手教我。”史千回忆称,作为新人,覃大清告诉她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归纳总结再创新。在覃大清的教导下,如今,史千已成长为大电机研究所混流式水轮机水力开发的核心骨干。
“我到哈电,就是冲着覃总来的。”2008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研究生王晓航因一个校企合作项目邂逅了覃大清。“覃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技术造诣深厚、思维敏捷,拥有高效决策力的领袖。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硕士即将毕业时,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去哈电电机工作,王晓航陷入两难。此刻,王晓航不由自主地拨通覃大清的电话,寻求指导。“晓航,我希望你能选择攻读博士。博士学位不仅能够为你的职业生涯铺设更宽广的道路,还能让你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记住,哈电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寥寥数语,如启明星般照亮王晓航前行的道路。
2015年,手握博士学位的王晓航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留校任教或是南下追求高薪酬的机会。他毅然选择哈电电机。入职以后,王晓航成长迅速,如今,已晋升为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
“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怎么把技术传承下去,绝不是写本书扔给他们就完事儿了,而是要跟他们一起研讨,带着他们做项目,通过项目促使他们成长。我会时刻关注他们干什么、怎么干,遇到问题时我帮着出主意。”这是覃大清育才的“独家秘法”。
在一项至关重要的抽水蓄能项目中,S区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挑战:余量不足,直接威胁到并网稳定性。面对这一难题,团队虽竭力尝试多种策略,却难以破解。一天,覃大清把王晓航拉进他的办公室,兴奋地说:“晓航,我有个突发奇想,或许这种‘新流动控制技术’能成为破解S区余量瓶颈的钥匙。”随即,二人迅速行动,默契无间地在草稿纸上勾勒出这一创新思路的雏形。紧接着,王晓航紧锣密鼓地将覃大请的精妙构想,逐一细致地向项目负责人传授。一天,王晓航出差时,一个振奋人心的电话从项目现场传来——实验结果显示,困扰已久的S区余量不足问题圆满解决。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对传统方法的一次彻底颠覆,预示着抽水蓄能领域的技术边界被再次拓宽。”王晓航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把得了方向,做得了项目,带得了队伍。”有人如此评价覃大清,说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工程师。三十七载,覃大清带领团队助力哈电电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个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奖30余项,并担任水力发电设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大电机研究所有35岁以下青年128人,占研究所总人数的40%以上,其中硕士学历以上占比超过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