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新闻联播》节目推出专栏《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聚焦扎根黑土地、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非凡贡献的基层共产党员。首期栏目走近中国水电追梦人覃大清,生动展现覃大清如何带领团队,勇闯水电“无人区”,攀登科学最高峰。
覃大清,国家卓越工程师,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水力发电设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国家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研制创新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水力发电设备高端装备产品开发团队”负责人,长期奋战在我国水电设备技术研究工作最前沿,带领团队创造了国内乃至世界多个“首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实现了几代中国水电人的装备强国梦。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大电机研究所,某冲击式水轮机项目进入方案决策关键阶段,覃大清正带领团队对设计方案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这种设备世界上还没有过先例,一切都要“无中生有”。
提到覃大清的“奇思妙想”,哈电电机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王晓航深有体会:“覃总突然给我发了一个微信,这个微信是一个图片,就是我们吃的那个橘子切了一半,说‘晓航你看,这个就是我理想中的冲击式水斗的形状’。覃总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够把生活中所得到的这种灵感应用到他的工作中。”
覃大清是广西人。1987年,大学毕业的他义无反顾来到离家乡3000公里外的黑龙江,从大西南到大东北,只为圆一个“三峡梦”。
被记者问到,为什么要远离家乡来哈尔滨电机厂圆梦,覃大清满脸自豪地说:“三峡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理想。在学校,我的老师也参加三峡的论证,论证了一辈子都干不上。这里有实验台,还有计算机,还有试验的厂房、设备,这些东西在当时都是在别的地方找不着的,而且这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团队,国家队都在这。”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经过十年技术储备,1997年,覃大清终于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三峡右岸水力开发项目设备研发工作。那时,中国水电还处于跟跑阶段,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研发就已经是超越,可覃大清却盯上了无人敢碰的“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带”这一世界性难题。
关于当时对“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带”课题的研究过程,哈电电机副总专业师魏显著回忆道:“这种成功的概率应该说微乎其微,我们实际上很多也都不看好这东西是否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他这种拧劲儿就发挥出来了,然后进行大量的试验,没日没夜的。”
覃大清将研发工作形象地比作高尔夫球进洞:“我知道它有这么一个球洞,但是我不知道在哪,我需要不断地试。东边一个球、西边一个球,通过东边球和西边球我看哪个球离它更近一些,就通过这种探索最后找到了这个球洞,把球打到球洞里面去。”
经过不断的试验,覃大清团队研制出了L型叶片转轮,不仅解决了一些世界性难题,还“治愈”了三峡左岸机组出现的过速异常振动等疑难杂症,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让中国水电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世界领跑的跨越。37年来,覃大清团队攻克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带出了一批敢闯敢拼的“水电人”。
科研团队成员、大电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史千是这样评价覃大清的:“他会给你很多的发挥空间,让我们大胆地往前走。即使我们走歪了、走偏了,他会把这个及时地纠正过来,所以我们干的时候可以放开手脚。”
节目的最后,覃大清有感而发、由衷感叹:“一个人的一生啊,有时候能够参加一个工程就觉得很幸福了,我居然完成了那么多项目。龙江从来没有辜负我,所以说我就唯恐辜负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