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新闻中心

哈电电机实现重大突破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来源: 本站 浏览次数:832 发布时间:2025-07-02


7月2日,一件凝聚中国水电装备顶尖智慧的庞然大物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电机”)正式启程。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扎拉转轮在哈电电机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扎拉水电站由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工程和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电站装机2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该机组作为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具有高海拔、高水头、大容量等技术特点,是服务国家“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战略的主力机型。

当日上午9时,转轮启运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哈电电机领导王贵、王晓群,哈电集团首席技术专家陶星明,西藏大唐扎拉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农海,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海库,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水机室主任胡定辉,中国外运大件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厚森等业主、监理、合作单位代表,哈电电机相关单位职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哈电电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在致辞中,首先对现场的专家、领导、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大唐扎拉项目业主的信任,中国一重等合作伙伴的支持及公司职工的努力。他强调,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勇担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金沙江白鹤滩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贺信殷殷嘱托,以自主研制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尺寸最大冲击式转轮的成果,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献礼,打造更多像扎拉项目这样的精品工程。未来,公司将与各方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国家战略。

农海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哈电与大唐保持紧密合作,在能源装备领域树立了行业典范。作为扎拉机组的研制单位,哈电电机依托70余年的技术积淀,成功突破“超大超厚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强韧锻件制造”“复杂曲面超厚水斗高效、高强韧焊接”等“卡脖子”技术,推动我国水电高端装备研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兑现了技术承诺。

哈电电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晓群主持仪式。

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造代表通报验收结果,哈电电机自主研制的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500兆瓦冲击式转轮静平衡试验结果符合技术规范,各项尺寸指标均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9时20分,王贵宣布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并正式发运。在运载车辆的鸣笛声中,转轮启运。

随后,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覃大清等专家、技术人员接受媒体采访。

在项目业主中国大唐集团的统一组织及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哈电电机依托长期技术积累,攻克超大容量、超高难度转轮研制难题,成功交付首台精品转轮,标志着我国发电装备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树立了水电行业新标杆。

自主攻坚 尺寸与性能“双突破”

冲击式水轮机的水斗式转轮作为机组核心部件,承担着将水流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作用,堪称水电机组的“心脏”。作为国内冲击式机组研制的开拓者,哈电电机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先后参与研制了东川电站、秘鲁圣加旺等国内外30座电站67台套机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制造体系。从水力开发到模型试验,从结构设计到加工制造,哈电在冲击式机组各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扎拉转轮对结构参数、水力性能及制造工艺的要求极高,代表着当前冲击式水电机组的最前沿技术水平。

哈电电机为扎拉冲击式机组量身定制了高性能水斗式转轮。该转轮由21个精密水斗构成,外径达6.23米、整轮高度1.34米、重量约80吨。其核心部件——轮毂锻件,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这些突破性参数标志着该转轮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均实现行业颠覆性提升。

作为世界水电技术的巅峰之作,该转轮的研发过程堪称系统工程创新的典范。哈电电机科研团队从机组安全与性能等维度出发,综合考量水斗与喷嘴的精密匹配、射流直径与效率的一致性、射流与水斗的相互作用、多喷嘴相邻射流的干涉效应,以及水斗的刚强度指标等,依托水力发电设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冲击式水力试验台,创新性地将计算流体力学流动分析、高速摄影与流态观测技术融合,通过持续优化,最终实现了过流参数的极致化设计。整个研发过程历时4年攻坚,经历5次评审。研发团队对百余种方案进行系统论证,制造了6个不同设计方向的观测转轮和6个性能试验模型转轮,经高精度冲击试验台验证,其最优效率和加权平均效率均刷新世界纪录,为机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制造登峰 科技与攻坚“双赋能”

哈电电机针对扎拉转轮500兆瓦级大型锻焊结构的特殊要求,统筹最优资源,严格执行质量管控体系,在结构设计、材料制备、焊接工艺及精密加工等关键环节实现全面突破。哈电电机组织联合攻关,采取“化整为零、分散式加工”策略,优化数控程序(从38万条精简至27万条),并提升车序效率21%、镗序效率27%。

面对超大尺寸带来的应力挑战,团队运用数字仿真技术指导模锻研究,创新采用锻焊结合结构,精准设计分瓣位置以避开水斗高应力区。焊接环节采用三维检测模拟、焊机群控系统等数字化手段,实现全程监控,优化工艺参数,提升接头冲击韧性及耐疲劳性能。同时,构建“7序14检” 全生命周期检测体系,综合相控阵超声探伤等技术,形成“实体检测+数字仿真”双保障体系,实现焊后尺寸、应力、硬度测试一次合格,探伤合格率达98.04%,确保长期运行可靠性。

加工团队利用多轴数控机床,在狭小空间内攻克大深度、多曲面的复杂加工难题,确保转轮的水斗内型面加工符合精品标准。通过数字编程、三维扫描仪与摄影测量系统、大型水斗在位检测技术,实现加工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优化,为全球最大容量、最大尺寸冲击式转轮的研制提供加工保障。同时,哈电电机自主研制专用运输工具,实现行业首次超宽产品件角度自由调节,跨越川藏天堑,保证交货需求。

哈电电机成功突破水力设计、材料制备、巨型锻件、复杂焊接、精密加工、质量管控等全链条上的世界级难题,自主研制出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不仅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研制站稳世界之巅,更打破了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机组的“卡脖子”困境,为世界能源装备技术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中国动力”。



友情链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