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峰,金工分厂重金工段车工。参加工作22年来,他以智慧与汗水践行着许党报国的初心,让冰冷的机械迸发出炽热的生命力量,曾荣获哈尔滨市第十一届职工技术运动会数控车床车工先进技术能手、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数控时代的工艺突围
2004年,水电分厂的弹性油箱加工任务遭遇瓶颈。普通车床加工效率如同慢牛拉车,而新型数控机床的潜能尚未完全释放。25岁的金玉峰站在数控机床前,瞳孔里映着液晶屏的蓝光,指尖在操作面板上跳跃如舞。
“每个参数都要反复调整寻求最优解,差之毫厘就会让整台机组无法安全稳定运行。”深夜的厂房里,金玉峰对着图纸喃喃自语。连续3个月的攻坚,他如同雕刻时光的匠人,将数控程序打磨得比发丝更精细。当新疆恰普其海项目的首件单波弹性油箱在晨光中泛出完美弧光时,他首创的数控加工新工艺不仅让效率提升30%,更让加工精度达到了0.06毫米,完全满足工艺文件标准要求。
匠心熔铸的钢铁传承
随着水电分厂数控NC650卧车全部划转至金工分厂,弹性油箱制造重任落在了金玉峰的肩上。他抚摸着陪伴多年的数控机床,深知独木难成林。在某个春雨绵绵的午后,他在车间角落支起了移动白板,用沾满油渍的手写下了“数控加工要诀”。
徒弟小王永远记得那个场景:师傅半跪在机床旁,手把手教他感知刀具的震颤。金玉峰将徒弟的手按在机床外壳上,“当切削声像溪水潺潺时最妙,若是变成砂纸摩擦声,就该调整参数了。”如今,他带出的3名徒弟都已成长为技术骨干,他们戏称自己是“金家班”,而金玉峰笑着说:“咱们都是数控机床的知音。”
与时间赛跑的匠人征程
2024年国庆节,为了完成某火电项目的紧急抢修任务,金玉峰在NC650机床前连续奋战了14个小时。机床显示屏的白光映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操作面板上的按键已被磨得发亮。
当晨曦穿透车间天窗时,他完成的最后一组工件在机床上熠熠闪光。有人计算过,他每月超百小时的加班时长,相当于每年多工作了3个月的光阴。
22载春秋流转,金玉峰获得的荣誉证书已摞成半人高,但最让他珍视的,还是他全公司最早、时间最长的免检人员身份。每当有人问起免检标识的来历,他总会指着机床说,质量不是检出来的,是从这里——他的手掌轻轻按在胸口——流到钢铁里的。